良渚酋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去粮站,青春甜的要命,良渚酋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不禁又摸了摸晓月柔软的长发,感叹眼前人方是意中人的幸福。
这时,志平听到司机说改走206国道,志平一下子想起那是他们读书时必走的一条路了,甚至沿路的几个镇他都能脱口而出。 又想到自己读书时的周末总是去粮站的云姐家里,便兴奋地告诉晓月今晚去粮站姐姐家,明天再来合肥,晓月见志平开心,她也跟着开心地说好。
车终于上了大路,可是没走几步,突然挂档杆发出刺耳的嘎嘎声,志平听到心里发紧,担心这要是半路抛锚,这里前不挨村,后不着店,可如何是好?即便是回程的晚班公交也停了。
车的发动机声音终于渐渐小下来,突然就一声不吭地安静极了。志平惊讶地看着司机,司机像习惯了似的,让大家都下来吧。
志平拉着小月站在路边,看司机把引擎盖掀起来,一阵忙乱。
这时,树林东边升起一勾新月,天空有些晚云,志平搂着怀里的晓月也看着天上的新月,什么话也不想说。
不一会,司机拿出一把塑料壶,让志平去河边装一壶水。
等志平拎着壶水过来时,师傅呼噜呼噜把水倒进车里,然后一挥手“上车吧!”
志平不放心地问“就好啦。”
“好了,小毛病。”
大家重新坐下来时,车又轰鸣起来,挂挡上路。
渐渐的,车两边的灯光越来越少,黑影却越来越多,离城市也越来越远了。志平不知车到了哪里,只说到杨家店路口下,师傅说还早呢,然后又专注地开车。
志平困倦欲睡时,他听到司机喊到了,两人迅速下车。
那是志平无比熟悉的一条路,20里开外就是云姐和姐夫上班的粮站,读书那些年的的周末。他总是周五去粮站吃一顿有鱼有肉的饭菜,第二天下午再步行20里路,赶在天黑时回到学校。
今天他一下车就给姐夫打了电话,说在路口往粮站去的路上呢。姐夫让他别动,就在那里等他,他马上包车过来接他们。
路两边是整齐的杨树林,乡村的夜晚安静极了,志平心里无限地感动着云姐和姐夫对她的好。那时他们总是担心志平在学校的伙食差,让她周末来粮站加餐,今晚他带上晓月去他家也是意料之外的惊喜吧?
没一会,一道刺眼的白光射过来,一辆小车便缓缓掉头,哥哥从副驾驶上下来开车门,招呼志平,又问弟妹姓名。志平才忙不迭地说:“晓月,陈晓月。”
姐夫像是没听懂这么简单的名字,只是呵呵的笑着,拉车门让两人进去。
又说“大姐在家里做晚饭呢,电话来的太迟了,一点什么菜也没准备,就简单的做一点了”。
“但是我们也是临时决定要来,跟颍州粮食局装瓦的车回去,顺路过来的。”
姐夫才明白,原来如此。他想到颍州那边是商品粮生产基地,国家的投入也大多了。
姐姐见到志平带着晓月过来,她也激动万分,不停地问,一路可累?有几天假?有没有去过老家?唯有志平生了病的身体只字不提。志平明白姐姐的想法,心里也是满满的感动。
晚饭后,姐夫才说,今年国家财政投入到安徽粮库的维修基金就有1000多万呢。也只是皖北和沿江的几个县,主要是粮库维修和一些仓储设备的更换。志平听着心里惊讶,他很佩服业务员的能力,能把业务做到如此牢固可靠,环湖集团都跟国家财政局做上生意了,还有什么业务做不下来呢?
他突然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做下这些业务就好了!”
姐夫不置可否的笑笑,姐姐倒是热情的响应:“可以啊,我们也可以干啊!等两年你姐夫办提前退休,我们利用粮站关系,专门做维修的业务。”
姐夫这时候才安安静静地说:“国家这几年拨款比较多,是因为商品粮基地的仓库大多是粮食局下属单位的,但是因为中粮和中储粮公司在粮食基地的大量收购,必须要有足够的仓储能力,所以粮站对瓦的需求肯定有一定的量在这里。刚才你们说想自己单干,就前景来说是没问题的,但具体操作却有很多问题。
“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瓦厂会计,就一定会做瓦,这是两个概念。理论上你可能会知道,也许还算精通,但现实里,你不一定能做出合格的瓦片来。”
志平一听就很激动,想要站起来辩驳,但晓峰按住他,别激动,又继续说:“说和做,永远是两个概念,中间有道银河呢。你如果有心,回去看看瓦的材料,主材,辅材都有哪些,产地,价格,储存方式,质保期,运输方式对价格的影响,这是材料。第二是人工,因为都是手工作业,有没有计算过人工在成本中占比,熟练工和新手的区别,培训的时间。第三是产品,质量标准你是否清楚,我见过你那个产品宣传册,上面至少有25项产品质量标准系数。这一点你是否熟悉。”
一开始志平还想说自己知道材料产地,便可以买回来。晓月父母在车间做了几年,没有不懂的事,所以做瓦完全可以,只要有客户,拿出产品绝对简单。但当他听到晓峰姐夫如此细致地分析后,觉得问题真的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了。姐夫说的虽然琐碎,但如果没有完全考虑成熟,所有的猛然冒失,都是后期无穷无尽的麻烦事,甚至导致失败。他沉默很久,不解地看着姐夫,又很感激他那么全面地提醒了他,志平给自己唯一的安慰是还算早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他会把这些一二三全部弄明白再说。
志平觉得自己如果能如此细致考虑问题,那他是否就能触摸到成功的光荣了。年轻的志平有一股闯劲,而姐夫又格外慎重,这也算是矛盾的组合吧?
志平又无限地期盼以后能和姐夫合作,他们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谨慎。
姐夫的话同样让志平激动,他的心就飞到九天之上了,晓月也跟着两眼发光,如果她和志平两人从瓦厂辞职下来做老板,那真是一个不可限量的未来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