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3章 龙战于野,风云再起,盖州传,于学忠,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贞观十九年,大唐盛世之下,边疆却暗流涌动。东疆的高丽,自恃国力强盛,屡犯大唐边境,百姓苦不堪言,边疆告急。唐太宗李世民,一代雄主,岂能坐视国土受侵?于是,一场关乎国家尊严与和平的征伐,悄然酝酿。
四月,春光正好,万物复苏,然而在这宁静的表象之下,是即将爆发的风暴。唐安市南,所幸山(今盖州市赤山),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是大自然为即将到来的战役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山中古木参天,溪水潺潺,却不知即将见证一场改变历史的激战。
长孙无忌与牛进达领命,率精兵1.1万,悄无声息地穿越狭谷,意图从敌后突袭,切断高丽军的退路。而李积则领步兵,于西岭布阵,正面迎敌。唐太宗亲自率领4000精骑,藏于北山,静待时机,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翌日清晨,所幸山上,薄雾缭绕,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高延寿率高丽大军,见李积仅率5000步卒列阵,心中不免轻视,以为唐军不过如此,遂摆开阵势,准备迎战。
李世民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命作鼓角!”顿时,战鼓轰鸣,号角齐鸣,响彻云霄。唐军各路兵马闻声而动,如潮水般涌向高丽军阵。高延寿见状大惊,方知中计,阵脚立时大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位身着奇服,手持长枪的勇士跃马而出,正是龙门人薛仁贵。他大吼一声,犹如雷鸣,直冲敌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薛仁贵的英勇,极大地鼓舞了唐军的士气,士兵们奋勇向前,与高丽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唐军凭借人数与士气上的优势,逐渐扭转了战局。长孙无忌与牛进达的部队从敌后杀出,与高丽军腹背受敌,更是雪上加霜。高延寿见状,知大势已去,只得率残部拼死突围,企图逃出生天。
然而,唐太宗早已料到这一步,他亲自率领精骑,如幽灵般出现在高丽军的退路之上,截断了他们的生路。高延寿、高惠真二人,眼见败局已定,只得放下武器,率众人投降。
战斗结束后,唐军打扫战场,高丽兵大溃,被斩首2万余人,诛靺鞨兵3千余人,缴获马牛10万,铠甲万领及其它器械无数。唐太宗望着满地的狼藉,心中既有胜利的喜悦,也有对战争的无奈。他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为纪念此战,唐太宗特地将所幸山改名为“驻跸山”,并在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名曰“凯捷寺”,以供奉阵亡将士之灵。同时,他还命人在寺内立下一块石碑,即“凯捷碑”,亲自撰写碑文,记录此次战役的经过与功绩,以告慰英灵,激励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