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长在杏树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1章 消息传开,我以红警踩列强,西瓜长在杏树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欧阳询率领着麾下队伍,一路历经艰难险阻,在重重围堵中左躲右闪,好不容易才逃出了天津城。
起初,欧阳询心中的计划是挥师北上,朝着京城进发。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人作对,当他们行至廊坊时,却被官兵无情地截住了去路。
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爆发,尽管欧阳询凭借着出色的指挥与兄弟们的奋勇拼杀,成功击退了敌人,可己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手下折损了百余人,如今仅剩下400多人。
残酷的现实让欧阳询明白,北京已然是去不得了,无奈之下,他当机立断,决定转道朝着北方行进。促使他做出这一决定的关键因素,便是北方有赵国强这一强大的势力力。
队伍一路辗转奔波,从廊坊来到了秦皇岛,原本计划着从秦皇岛出山海关。
可谁能料到,自从欧阳询与赵国强达成合作共识后,老佛爷竟察觉到了风声,迅速加强了山海关的驻军力量。就这样,欧阳询一行人被无情地堵在了山海关内,进退两难。
所幸清兵并未追击,欧阳询等人得以在秦皇岛市周边扎下营寨,稍作休整。
在此期间,他们一边休养生息,恢复元气,一边积极在四周招募人员,试图扩充自己的队伍,壮大力量。
这一日,手下匆匆赶来,将最新探听到的关于华夏军的消息报告给了欧阳询:
“报告!从关外来的人口中得知,眼下那伙给予咱们帮助的华夏军正在四处招募农民和普通百姓,前往他们新占领的土地。
而且,他们给出了极为丰厚的条件,说是按人分地,每人能获得五亩地,并且在新分的土地上,三年内无需交税。不过,华夏军也明确说了,那地方气候十分寒冷,只适合种植麦子、土豆和一些时令蔬菜。”
欧阳询听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激动地说道:
“这赵大人,那可是咱们华夏民族的新希望啊!就冲那日他二话不说送给咱们枪支弹药这份恩情,咱们也得帮他一把。
你赶紧去通知手下的兄弟们,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记住,不需要刻意大肆宣扬,就凭这如此优厚的条件,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华夏百姓来说,那简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要知道,那可是土地啊,还是三年不用交赋税的土地!你看看如今有多少普通民众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繁重的苛捐杂税压得人喘不过气,再加上连续三年的旱灾,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咱们把这消息放出去,肯定会有大批民众不顾一切地出山海关,前往华夏军的领地。如果咱们能借此机会跟出去就更好了”
手下当即应道:
“那是自然,华夏军对咱们的帮助,咱们肯定铭记于心,赵大人的恩情也一定要还。我这就立马去把消息传出去。”
果不其然,没过几天,这条消息就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秦岛、糖山、天津、京城,乃至整个河北地区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一个破败不堪的小村庄里,一位面黄肌瘦、满脸沧桑的老者,忧心忡忡地对着身边的老伙计说道:“唉,老李,你说这消息到底是真是假啊?”
被称作老李的男子,满脸愤懑,疯狂地吐槽道:
“不管这消息是真是假,我都打算去试一试。你瞅瞅咱们现在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啊?就算是我家,在这村里还算过得好点的,可再看看其他人,东头的老孙头,都六十岁的人了,竟然活生生被饿死了。
要是儿女手里有余粮,怎么可能发生这种悲剧?
我年轻的时候,虽说也在青帝国的统治下也有压迫,但好歹还能吃饱饭,看着自己的孙子一点点长大,心里也觉着踏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