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9章 从湖南涟源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计算机专家廖湘科,院士之路,钩藤草,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院士出生地
廖湘科院士,1963年9月14日出生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街道办事处新建街。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衡邵盆地北缘,涟水、孙水上游,湘黔铁路中段。
涟源市东毗娄底、双峰,南接邵东、新邵,西邻新化、冷水江,北连安化、宁乡。
涟源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楚,秦朝隶属长沙郡。
汉高祖五年置长沙国,涟源部分境域属连道县。
历经东汉、三国、西晋、南北朝等朝代,其归属有所变化。
隋初郡改州,属长沙郡益阳、衡山、邵阳3县。
唐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和邵州邵阳郡湘乡、益阳、邵阳3县。
宋属湘乡、安化、新化、邵阳4县及潭州长沙郡、邵州邵阳郡。
元世祖时属湖广行省湖南道天临路和宝庆路湘乡州以及安化、新化、邵阳3县。
明初属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宝庆府安化、新化、湘乡、邵阳4县。
清康熙三年,属湖南行省长宝道长沙府和宝庆府安化、新化、湘乡、邵阳4县。
1951年,将安化县第三区、第四区大部分及蓝田市区和第一区一部分,湘乡县第九区、第十区,和邵阳县第十六区大部分合并,新建蓝田县。1952年,蓝田县更名涟源县。1987年,国务院批准撤销涟源县,设立涟源市。
涟源人文底蕴深厚,这里是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交汇之地,被誉为“湘军摇篮”。
境内有彭氏宗祠、世业堂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
涟源名人辈出,历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
比如,晚清重臣曾国藩的湘军中有不少涟源子弟,他们在维护清朝统治、抵御外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还有陈天华,他是清末着名的民主革命家、宣传家,着有《猛回头》《警世钟》等作品,以犀利的文笔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唤起民众的觉醒,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出生地解码
湖南省涟源市对廖湘科院士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涟源是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交汇之地。
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赋予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气质,培养了涟源人勇于探索、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廖湘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其日后在科研道路上的拼搏进取奠定了精神基础。
涟源市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廖湘科毕业的涟源一中,是由着名教育学家廖世承先生1938年创建,文学巨匠钱钟书当年执教于此。
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教育传统,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包括5位院士在内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在这样的学校中学习,廖湘科能够接受到优秀教师的教导和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了他的学习潜力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涟源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烧车御史”谢振定、辛亥革命元勋李燮和、开国上将李聚奎、两院院士张信威等杰出人才。
这些同乡名人的事迹和成就,为廖湘科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他努力学习,追求卓越,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为家乡和国家争光。
院士求学之路
1980年9月,廖湘科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大学本科。
1985年9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并考取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研究生,1988年4月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求学之路解码
廖湘科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廖湘科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在本科期间,他接受了系统而严谨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教育。
清华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廖湘科在计算机基础理论、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后续深入研究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清华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使廖湘科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这里拓展了他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他对计算机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不断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
廖湘科进入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该校在计算机领域有着卓越的科研实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
在导师的指导下,廖湘科参与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科研项目。
通过实际项目的锻炼,他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
他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国防科技大学的军事科研环境,使廖湘科深刻理解了计算机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这里培养了他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为国防事业奉献的精神。
这些素养在他日后从事国防关键领域的计算机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他为国家的计算机事业发展不懈努力,勇攀科技高峰。
院士从业之路
1988年4月,廖湘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工作,历任助教、讲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副所长、副院长、院长。
1996年1月,廖湘科前往英国Unisoft公司工作。
2006年,廖湘科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5月,廖湘科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2010年12月,廖湘科受衔晋升少将军衔。
2015年,廖湘科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廖湘科院士的从业经历,对他后来当选院士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
廖湘科从留校开始,在国防科技大学历任多个职务。
他从助教到讲师,通过教学工作巩固了专业知识,为后续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