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卷碧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4章 外来作物,大明:我朱雄英来了,春风卷碧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雄英上前抓起黑麦,对着郑和说道:“这是黑麦,三宝,这种作物我大明就有,不必从外面传入!”

实际上,黑麦早在五千年前就在河西走廊的张掖地区种植,与小麦、大麦等作物并存,但并没有被保留下来!

这种作物比较耐寒,其幼苗在零下十度左右时可以过冬,这种作物可能在蒙古人群体当中还有种植!

在大明有更优良的品种可以选择!

“殿下!奴婢并没有什么经验!”郑和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问了一圈船上的大明人,都没有见过这个东西,还以为是外面特有的,这才带了回来!”

朱雄英摆摆手道:“没事儿,这不怪你,你也没有去过北方,怎么会知道呢!这东西很多农夫都不知道!”

朱雄英和郑和普通的对话,已经让这些水手船员惊呆了!

什么?老大在这个大明吴王面前,竟然自称为奴婢?难道这个吴王比老大还狠?

朱雄英抓起了一把黑麦,沉思着,现在大明最重要的就是恢复生产,保证国内社会稳定,将前面的百年创伤抚平,所以需要种植一些高产作物,用于人口恢复,所以这些黑麦、珍珠粟之类的东西,都不能作为主要产物大规模种植!

珍珠粟是可以在东北种植,但中国本土的粟也耐寒耐贫瘠,只可以作为干旱地区的辅助种植作物!

这时,郑和作势又要去打开一个箱子,朱雄英眼皮跳了一下,郑和都在海外带回来了些什么啊?怎么还有!

“殿下!”郑和箱子打开,露出来里面的作物,这作物是一种植物根茎,十分粗大,和成人手臂差不多,朱雄英上前观察!

没看错的话,这种作物在后世中国也有地方种植,被称为大薯!

朱雄英看到之后,十分之高兴,这不就是了吗,郑和怎么说没找到?

这是一种极为高产的作物,亩产可达两千斤以上,但这种作物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生长周期一般在8-12个月,有些优良品种可以7-9个月成熟!

并且这种植物俱有很大的攀爬特性,这让其养护,需要更高的维护成本,这东西的藤蔓可以达到十米,如果放任其生长还会有病虫害。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个时期的品种应该也达不到这么高的产量!

总体来讲,有用,但是需要精细化管理,而且民间种植的热情应该不会高涨,但是总体来讲,有总比没有好不是,实在不行作为国家储备粮嘛!

相比之下,还是红薯等作物比较好,又不挑地,什么地方都能长,但是这事儿急不得,郑和这次出去也没有白去,最起码带回来了这些东西,得想个办法将这些物种培育起来,看看其在温润多雨的南方产量如何!

现在还缺一些对植物比较了解的农学家,也不知道那三百个学生里面,有没有对农业感兴趣的!

正在想着,就看见郑和又去打开一个箱子!

嗯?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天生童子命:我出马看事那些年

人间山水客

死亡亿万次,我逼疯华夏749局

小小小落叶

门派被灭,我带同门绝地大逃亡

讨厌高考

走啊,我带你们回家!

断笔孤涯

用万界交易所系统在末世科学修仙

列秋

我在无限游戏过假期

木易泽